□刘雁翔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三国时魏国天水郡冀县人。因为郡望是天水郡,所以史籍上多称“天水姜维”。笼统说“天水”并无不妥,具体而言,应是“天水冀人”,即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甘谷县六峰镇的姜家庄,明清以来传为姜维故里。清代伏羌县(今甘谷县)城西三官庙侧立有“汉平襄侯姜维故里”大碑。
姜维幼年时,父亲战死疆场,孤儿寡母,生活不易。但他少有大志,乐学不倦,终成大才。归蜀之前,在天水郡担任过上计掾、从事、功曹、参军等职务。姜维多年征战,以名将留名。其实他还是钻研郑氏经学的学者。《三国志》姜维本传说:“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郑氏,即东汉大学者郑玄,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贯通,遍注群经,形成通学“郑氏学”。“好郑氏学”,可见姜维是文武双全的儒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凉州上士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蜀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出祁山(今甘肃礼县境),突袭陇右,天水等郡一片混乱,各县响应。当时姜维随天水太守马遵巡察地方,事出突然,这个马太守怀疑姜维等有异心。姜维无端被猜忌,私自奔逃,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不纳,自己为官的天水郡冀县拒入,走投无路的姜维便投入诸葛亮帐下。姜维去魏投蜀,事出偶然,而《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将此演绎得有声有色,由是人们记住了那个长枪大马,屡挫蜀军,智勇足备的英武将军。民间讲述“诸葛亮智收姜维”,故事曲折有趣,更是为人喜闻乐道。
诸葛亮五次北伐,以第一次北伐战果最为辉煌,因马谡失街亭(今甘肃陇城)而毁于一旦。要论战果,除了“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之外,就是得到了姜维这员才华超群的干将。归顺当年即委以重任,任用为丞相府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三国志》姜维本传特别提及“时年二十七”。诸葛亮还特意在信中对心腹——丞相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又说:“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谨见主上。”的确有相见恨晚,喜不自胜的意味。永南是李邵之字,诸葛亮南征时为治中从事,本年卒;季常为马谡长兄马良之字,刘备东征孙权,马良联络武陵蛮,遇害。马良诸人属有识见的纯文人,而姜维既通郑氏学,又是敏于军事的文武全才,当然要高人一筹。东汉时凉州的州治及天水郡的郡治就在姜维的老家冀县,于是乎诸葛亮以“凉州上士”称赞姜维。这里的凉州不是曹魏以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为治所的凉州,而是诸葛亮沿用东汉以冀县为治所的凉州,用这个大地名表达对姜维的赞赏之情。
关于姜维归蜀,还有个小故事。“魏明帝太和中,姜维归蜀,失其母。魏人使其母手书呼维令反,并送当归以譬之。维报书曰:‘良田百顷,不计一亩,但见远志,无有当归。’维卒不免。”大意是说,姜维归蜀,匆忙仓促,老母未能同行。事后魏国当政者迫使其母写信招子反正,并在信中特意附带中药当归,示意应当适时归来。结果,姜维回信以另一味中药“制远志”作喻,表明其在蜀国干大事业的决心。“良田百顷,不在(或计)一亩”是起兴之词,寓意是说魏国地大物博、人才众多,也不缺一个半个的,回归又有何用。“维卒不免”是说姜维最终身死异国,未能回到家乡。
九伐中原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病逝军中。姜维任右监军辅汉将军,进封平襄侯。平襄,在今甘肃省通渭县城,是西汉时天水郡郡治所在,契合姜维“天水姜维”的郡望。
诸葛丞相去世,兴复汉室的北伐大业还要继续,才兼文武的姜维自然成了蜀汉朝廷的顶梁柱,即便蒋琬、费祎相继为大将军时,主军征伐之事也是专属姜维。《三国志·蜀书》卷44将蒋琬、费祎、姜维三人合传,此三人依次接替进位大将军,掌管军政大权,足见其在蜀汉后期的重要地位。姜维继承诸葛丞相遗志,信念坚定,多次北伐,也就是俗言的“九伐中原”。兹据《三国志·蜀书》卷33《后主传》及卷44《姜维传》等史料考述如下:
蜀汉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屯驻汉中,率领偏师数次西进扰攻魏境。
蜀汉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延熙十年,升任卫将军,与新任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参与最高军事决策。本年,雍凉地区羌胡起事反魏,姜维出兵陇右接应,与魏雍州刺史郭淮等大战于洮西(今甘肃省临洮县洮河以西)。凉州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归降,姜维将其迁徙安置于蜀境。 蜀汉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姜维进兵魏西平郡(郡治在今青海省西宁市),无功而返。
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姜维率兵数万出石营(今甘肃西和县西北),经董亭(今甘肃武山县南)包围南安,分兵出落门(今甘肃武山县洛门镇),魏雍州刺史陈泰率军进至落门截击。姜维久攻南安不克,粮尽撤围退兵。
蜀汉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姜维出兵陇西,狄道长李简献城投降。继而进军围攻襄武(魏陇西郡治,今甘肃陇西县南),击杀魏将徐质,魏军败退。姜维乘胜追击,攻破河关(今甘肃临夏西北)、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临洮(今甘肃岷县)等县,并迁徙此三县士民入蜀。
蜀汉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七月,姜维督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攻魏,在洮西大败魏雍州刺史王经。魏军损兵数万,王经率残部万人还保狄道,魏征西将军陈泰星夜驰援,姜维撤军而还。
蜀汉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姜维升任大将军,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合击上邽。姜维率先出兵祁山,闻魏安西将军邓艾有备,乃改从董亭攻南安。邓艾军抢先占据武城山(今甘肃武山西南)截击。姜维进攻无果,东下转战落门,随即乘夜色东下奔袭上邽,胡济爽约未至预定攻击区域,又被邓艾追兵在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击败。姜维所部死伤惨重,星散流离,被迫撤回蜀境。
蜀汉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魏国淮南兵变,姜维趁机率兵数万出骆谷,进军至关中芒水(今陕西周至县黑水)。魏军坚壁死守,姜维不胜而返。
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出兵攻魏,与魏征西将军邓艾大战于侯和(今甘肃临潭新城镇),为其所破。姜维退兵沓中(今甘南舟曲县境)屯田。当时宦官黄皓和右大将军阎宇内外勾结弄权,朝廷乌烟瘴气。沓中屯田,一是积谷修兵,等待时机,继续北伐;二为远离政治漩涡,避祸自保。
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魏权臣晋公司马昭派遣镇西将军钟会、征西将军邓艾等率大军数道南伐蜀国。姜维周折转战,退兵剑阁据守,阻击正面进攻的钟会。邓艾自阴平(甘肃文县境)险道进军,突袭成都,后主刘禅未战即降,蜀亡国。姜维无奈伪降钟会,谋图伺机复蜀,事败被乱军所杀。
姜维九次北伐,八出陇右,攻击雍、凉接合部的陇右,坚信联合雍、凉羌胡作为盟军,完全可以达到遮断陇右的北伐初步目标。如《三国志·蜀书》姜维本传所言:“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才武,欲诱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但陇右是魏国的重点防御区域,兵多粮足,加上郭淮、陈泰、邓艾等良将坐镇,其北伐败多胜少,“陇以西可断而有也”的局面也始终没有降临,最终弱小的蜀国在魏国的南伐中一战而亡,身死族灭,南柯一梦,成为十足的悲剧性人物。
■姜维北伐连环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