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技术交流 > 正文
2021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 多位专家发言
时间 : 2021-09-28 15:10:48   

  2021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多位专家围绕“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开展交流

  要在“固碳量”“中和程度”上争取话语权

  2021中关村论坛于今年9月24日至28日在京举行。今年论坛主题为“智慧·健康·碳中和”。

  在9月26日举行的平行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进行主旨演讲时表示,“技术为王”将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要建立完整强大的技术支撑。在“智能+能源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实现“双碳”目标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

  在9月25日举行的平行论坛“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平行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博弈,就像是“猫鼠游戏”,大家要对疫苗有信心。

  主题 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

  实现碳中和需大量培养会算碳收支账的人才

  丁仲礼表示,“碳中和”目标对科技界带来新的考验,针对未来需求,要主动开展有较高失败风险的探索。在进行国际合作、达成国际共识时,中国要在“固碳量”“中和程度”上争取话语权。

  实现“碳中和”需要三端发力

  丁仲礼表示,目前全球每年约排放401亿吨二氧化碳,其中86%源自化石燃料利用,14%由土地利用变化产生。排放出来的这些二氧化碳,大约46%留在大气,23%被海洋吸收,31%被陆地吸收。“这是一个粗略的估计,不是准确的数据。”

  他说,碳中和是一个“三端发力”的体系。第一端是电力端,用风、光、水、核等非碳能源替代煤、油、气;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用电力、氢能、地热等替代煤、油、气;第三端是固碳端,用生态建设、CCUS等碳固存技术应用将碳固定在地表、产品或者地层中。

  他描述了中国“碳中和”情景。假如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为每年25亿-30亿吨,那么电力系统为10亿吨、工业为10亿吨、水泥为5亿吨,其他为0-5亿吨。同时假定海洋吸收约23%、陆地无机过程吸收约17%,共吸收10亿-12亿吨/年;陆地生态系统吸收10亿-13亿吨/年,经过生态管理可增加到15亿吨/年;CCUS技术可固存5亿吨/年。

  大学和科研院所承担攻坚任务

  丁仲礼表示,“技术为王”将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要建立完整强大的技术支撑。

  “碳中和”目标对科技界是新的考验。他说,要转变思维方式,从传统的引进、吸收、再创新转到真正进行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针对未来需求,要主动开展有较高失败风险的探索。”同时,要把全国的相关研发力量组织起来,既分工又协作,形成一个严密的责任体系,为产业落地提供支撑。

  充裕、多来源的研发资金同样重要。丁仲礼称,要对国家公共财政经费、企业、社会、地方政府的投入、风险投资等进行统筹协调。“要组建技术联盟,头部企业牵头提出需求,大学和科研院所承担攻坚任务。”

  他指出,中国要在“固碳量”“中和程度”上争取话语权。在核心问题上要有自己的结论,比如“排放天花板”问题。同时要算全球的“碳收支账”,比如哪些国家“收大于支”、哪些国家“支大于收”。“要实现碳中和,我们需大量培养会算碳收支账的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

  实现“双碳”目标需科技创新发挥引领作用

  侯建国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发表演讲。他表示,要实现双碳目标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并从路线、理论、技术、收支四个方面对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

  侯建国表示,实现双碳目标首先要拿出一张路线图,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问题。“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学科领域广、时间跨度长,需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生态系统建设的阶段目标。只有通过科学论证,才能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同时要提出一批新理论,突破降碳固碳的原理问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催生变革,迫切需要通过跨学科、综合交叉和前沿研究探索,解决一些最根本的科学问题,搞清楚其中的过程机理与调控机制,为技术变革提供坚实理论基础。

  还要攻克一批新技术,解决减排增惠的工艺和装备问题。双碳目标实现将激发革命性应用场景,需要充分利用材料、能源、信息、化学化工、生态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对电力、交通、建筑、化工等产业进行绿色再造,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系列相关设备与产品。

  最后是记好收支问题。双碳目标实现离不开准确的数据获取和合理的计算方法,要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科学评估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能力,客观真实反映收支情况。

  侯建国称,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体系化、建设化优势,启动了由丁仲礼院士牵头,一百多位院士专家共同参与的碳中和重大咨询项目,组织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碳收支论证变革性洁净能源、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等重大科技项目,正在策划制定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智能+能源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低碳不是简单地拉闸限电

  论坛上,杜祥琬表示,“双碳”目标会倒逼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及时抑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而“双碳”目标的制动也会拉动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

  碳中和会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杜祥琬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政策性很强,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且稳妥地发展,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比如以为简单地拉闸限电就是低碳,同时也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的落后和无效投资。”

  杜祥琬认为,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概括来说就是把纵向的发、输、变、配、用和‘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横向多能互补,发展多种类型的商业化储能技术,同时调动各种灵活性资源,就可以完成这样一个新的电力系统。”

  杜祥琬说,碳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导致的碳强度逐步降低实现的达峰,不是攀高峰,而是瞄准碳中和的达峰。碳中和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开创一条具备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路径。

  需重新认识能源资源禀赋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重新认识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禀赋。“以前说起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人们一提就说六个字:富煤、缺油、少气,这个认识误差是很大的,会影响我们国家的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杜祥琬说。

  为什么说误差很大?杜祥琬谈到,因为煤和油气都是化石能源,除了化石能源的能源资源禀赋以外,我们国家还有非常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比如生物质能、地热能,还有海洋能、太阳能热利用、固废能源化等。

  杜祥琬称,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开发的太阳能、风能还不到技术可开发量的十分之一,所以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也是可以自己掌控的。

  中国能源负荷在东部,我们如何解决?杜祥琬提到一种思路:分布式与集合式相结合,身边取和远方来结合,强化分布式与集中式,提高中东部地区的能源自给率。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郭智:

  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世界第一

  郭智表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快速转变,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的战略规划、改革方案和产业政策,全面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转型变革,促进了全球能源的高质量发展。

  郭智介绍,截至7月,全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3亿千瓦,水电装机3.8亿千瓦,核电装机5326万千瓦,峰巅装机2.9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2.7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400万千瓦。清洁能源供给水平加大,以科技赋能新时代能源发展,从百万千瓦级的发电装备,到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从可再生能源装备实现后来居上,到油气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完善了顶层设计,攻关核心技术,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国际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成果丰硕。”郭智说。

  郭智建议,通过此次论坛的交流探讨,希望能制定和实施更有利的措施。推进新型储能发展等重要任务,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助力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其次,他建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全面绿色用能转型,加大能源科技创新协作,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攻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建立绿色用能模式,建设智慧能源系统。

  最后,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引入更加丰富的能源供应主体,引导国内企业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合作,实现中国能源与世界能源共赢发展。

  主题 健康

  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

  病毒与人类的博弈就像“猫鼠游戏”

  “从人类可以分离病毒以来,目前已经发现了7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9月25日,高福在2021中关村论坛第二届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平行论坛上表示,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博弈,就像是“猫鼠游戏”,大家要对疫苗有信心。

  新冠疫情是“灰犀牛”不是“黑天鹅”

  高福表示,普通民众不了解情况,可能认为新冠疫情是黑天鹅,但对专业人士而言它就是灰犀牛,是有可能发生的。“我是全球大流行应对监测委员会的成员,我们每年开两次会,2019年的年度报告就写了,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将是未来造成人类大流行的两种最严重的病毒。”但是人类还没准备好,他表示,希望再次警醒大家,做好准备。

  高福在他演讲的PPT里,给大家展示了一张图片。在这张图片中展示感染人类的7种冠状病毒,里面有大家熟知的,2002年出现的SARS;2004年出现的HCoV-HKU1,“2004年发现病毒,有教授发现深圳病人回到香港把病毒分离成功,命名为香港大学1号,所以叫HKU1。”高福说,溯源是一个科学问题,“HKU1告诉我们,溯源不能着急,在1995年巴西冰箱里存的货拿出来,已经有HKU1这个病毒了。”

  所以,虽然新冠病毒被叫做COVID-19,但很可能在20年前、30年前甚至50年前,它就已经在某个地方藏匿着。

  世界不共享疫苗 病毒将共享世界

  高福介绍,疫苗大概分7类,有灭活疫苗、弱毒疫苗、蛋白亚单位载体疫苗、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等,各种设计涵盖了我们今天的整个疫苗的情况。“7款疫苗附条件上市紧急使用,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大家都在讨论,我们的疫苗管用吗?”高福说,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病毒和人类)就是“猫鼠游戏”,展望未来,病毒出现这么多变异,起了这么多名字,但是很明显,疫苗能够提供基础免疫,能够减轻疾病负担,“也就是说,可能防感染、防发病差一点,防传播不能做到全部,但是防重症、防死亡有明显的效果,大家对疫苗要有信心。”

  高福称,“世界如果不共享疫苗,病毒将会共享世界。”随着冠状病毒变异的不断出现,这些变异株具有不同的特征——传播速度、致病性、免疫逃逸等,而全世界共享疫苗应该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确保所有国家都能获得和大规模使用新冠疫苗,以团结一致对付新冠大流行,是防止该病毒在全世界传播的一项重要战略。

  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希望疫情最好在明年年底结束

  “把健康纳入中关村论坛是创新,这种创新希望能够坚持下去,但是这次让我讲抗疫,希望是个应景,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最好到明年年底就结束了。”9月25日,在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张伯礼表示,通过对疫情病例的救治过程来看,无论是发病期、治疗期还是康复期,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降低了疫情的发病率和重症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

  80%的病例在发病第一星期得到控制

  去年2月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张伯礼团队到武汉,用了两个多星期绘制出一张图。“这张图代表了我们对这个病有了基本的把握,实际上病例感染的第一个星期,是病毒最活跃,也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恰恰也是治疗的最好时期。”张伯礼说,80%的病人在第一个星期感染基本会得到控制,第二个星期就能康复。只有一些有基础病或没得到及时治疗的人转为了重症,才会到达第二个阶段。

  “我们都看过新冠病毒的结构示意图,那些红色的凸起就是刺突蛋白。”张伯礼介绍,新冠病毒正是靠刺突蛋白与人体相连接,进而致病和传播。德尔塔病毒也是刺突蛋白出现了变异,但它的传染性更强,毒性增加了将近几百倍到一千倍,症状也更重。虽然现在疫苗的保护效率在下降,但在防止疫情转重、降低死亡率等方面依然有效。

  从中医症候看 病毒在不同区域特点不同

  张伯礼介绍,病毒侵袭机体后,出现的一些表现,在中医看来是“症候”。

  去年疫情暴发,张伯礼团队到达武汉,就开始用中医方法关注患者“症候”。编制新冠肺炎综合调查表,做成手机APP,买来100台手机,让医生带着手机进红区,只用了一个多星期,4个省份20个医院的1000多个患者的症状就出来了。

  这些症状显示,新冠病毒以湿毒为特征,但是临床表现上是添加发病,如广东加热、江浙加温,甘肃西北一带以及当时的武汉阴雨绵绵,下了雪很冷,使加寒出现不同的特点,“中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各个阶段都发挥了作用,对于早期普通型的患者,中药单独就可以把它拿下来。”

  在张伯礼的推动下,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治疗。武汉16家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超过1.2万人,每个方舱医院都配备了中医药专家,同步配送中药方剂,中药使用率达90%。

  江夏方舱医院建成启用后,张伯礼鼓励医护人员带领患者练习八段锦、太极拳。患者通过服用中药、打太极、按摩、针灸等中医疗法的救治,实现了“三个零”:即患者零转重症、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去年在武汉的时候,有海外媒体问我,说西医关注病毒是对的,中医症候跟这个病毒有什么关系?”张伯礼举了个例子:一个房间有垃圾产生了虫子,西医研究杀虫剂,中医研究这些垃圾,“把垃圾清理干净了,不一样没虫子了吗?道理是一样的,这是殊途同归。”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宋美璐 陈琳 见习记者 张建林

  A06-A07版图片/中关村论坛官网 【编辑:张楷欣】

标签:

相关文章